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务院普查办)主办、《中国减灾》杂志承办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作品评选中,鲤城区普查办制作的《鲤城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片》从18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视频类全国一等奖。本宣传片六更其稿,历时50天筹备拍摄,巧用三大特色,以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为主题,走入人民群众生活,打造鲤城区特色化风险普查宣传片。
一是巧用传统南音+潮流Rap,营造宣传声势。作为宣传片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内容,鲤城区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南音,创新潮流,以说唱的形式,将风险普查知识融入音乐,以别具一格的形式,提升群众普查教育获得感。
二是巧用世遗景点,打造普查“教科书”。结合鲤城区历史文化特色,充分运用“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遗景点作为宣传切口,把风险普查知识科普工作引入文化景点,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形式,向不同年龄层段的群众普及风险普查知识,提高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知晓面。
三是巧用闽南童谣四句,“声”入群众生活。利用闽南孩童稚嫩的声音,通过闽南四句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意义,引导居民群众关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升避灾自救的技能。
该宣传片采用互联网、手机、户外广告、微信等形式进行宣传,在鲤城应急管理公众号和鲤城微事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同步播放,还在覆盖鲤城区的10条公交线路车内视频进行投放并在两个大型城市综合体LED屏幕和电梯LCD屏幕进行循环播放,累计覆盖群众达百万人次,营造了浓厚的普查宣传氛围。
鲤城区深刻把握风险普查工作对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的目标要求,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让风险普查相关政策和常识走进家家户户,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和进一步建立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群众工作基础。
上一篇 天津出台措施促进外贸保稳提质